【专访】用实业的眼光看金融 把投资当作科研

国际金融报 何思   2018-12-04 本文章1363阅读

gjjrb2018120309p14_b.jpg

近期,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利好,让民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记者注意到,还有一些企业的身份比较特殊,它们就是从实业公司中分化出来的投资公司。这些公司对民企发展又有怎样独特的视角?本期,凤翔投资总经理梁进接受了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的专访,她认为,用实业眼光看金融,才能更加理性投资。

不少民企近年来都在谋求多元化发展,它们一面提升实业能力,另一方面有意将闲置资金进行对外投资以增值,衍生出投资部门,进而发展为独立的投资公司,而深圳市凤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“凤翔投资”)便由此而来。


独创凤翔指数

据梁进介绍,凤翔投资起源于一个仅3人的部门。2006年,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出于投资理财需求,成立了投资部门。彼时,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岑亮为投资部核心人物。

虽非专业投资出身,但参与企业收购的经历,为凤翔投资的发展定下了方向。梁进表示,“用实业眼光看金融”是凤翔投资的一大特色,即运用实业投资的眼光,深刻、务实、长远地评估企业价值和内生成长因素,发现行业痛点,预估行业前景,奉行‘买股票就是买公司’的投资理念,把证券投资当成企业收购来做,赚取企业成长的利润。

为此,凤翔投资的投研团队于2008年开始,自建了一套选股模型。“在申万二级的104个行业中,每个行业都建立一个模型,参考自由现金流折现的理念,选取质地优、估值低的前50只个股,分布在大约20个行业,以进行分散投资。”梁进表示,这种策略即公司独创的凤翔50指数,也可以看作是Smart Beta的升级版。

相对传统指数,自建指数更有针对性。“传统指数强调市场代表性,不区分公司好坏,不以提高投资收益为目标。”梁进举例说,沪深300成分股偏蓝筹股,上证50中银行和石油占比较高。而其看好指数策略的逻辑是“指数即企业群”,长期来看,随着经济增长,指数必然持续上涨。

用企业自有资金进行了5年的成功投资后,2013年,凤翔投资也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成立,并于次年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。


绝对理性投资

投研体系发展成熟后,接下来的难点在于“知行合一”。“奉行价值投资的各家公司,理念都差不多,关键在于能否实际去做。”梁进表示,为了排除干扰,凤翔投资于两方面进行把控。

一是坚定价值投资,不预测市场,不追热点。“我们的换手率很低,配置的50只个股,一年也换不了一遍。”梁进表示,在用模型精选个股后,便坚定持有,即使市场环境下跌,在基本面支撑下,跌幅也不会太大。但其不触碰定增、打新股等热点题材股,因为热炒之下估值太高,只能暂时增加收益,长期而言性价比并不高,且易受政策及风格变化影响。

此外,对冲策略与指数策略的理念有些许违背。一般情况下,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、方向相反、数量相当、盈亏相抵的交易,以降低风险。梁进解释道:“在坚持指数投资的情况下,对冲就像逆水行舟,两边都不好做。过多使用对冲,不但会淹没‘顺水’获得的收益,还会引入风险。”

二是绝对理性投资,不受情绪影响。“把投资当科研来做,将投资理念尽可能写入模型,之后便用计算机量化处理数据,模型算出该割肉离场还是获利了结,那么便去做。这样交易成本较小,对人员要求也不高。”梁进表示,靠频繁买进卖出获取收益,不太实际,“不说优秀的基金经理、投研人员难求,人在焦虑、生病等时候犯错,也是难免的。”

挑选50只个股正是包含了一定的容错空间。“并不是每只个股都会符合预期,但只要组合里的个股大概率表现不错,综合下来,产品每年的收益都会比较不错和平稳。我们追求长期收益,和指数相比,涨的比指数多,跌的比指数少。”


凭真本事存活

私募行业今年整体生存环境不太乐观。受市场波动影响,多家私募机构陷入募资难、赎回多的困境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,证券类私募基金的规模已连续9个月下滑,10月单月下滑规模超千亿元。

对此,梁进表示,不必担忧外部环境,私募应凭真本事存活。“俗话说‘业绩为王,赢家通吃’,只要业绩足够好,长期收益稳定,就会受到投资者认可。此外,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做正确的事,提升能力,便不惧竞争。”

对于市场短期波动,也不用太在意。梁进认为,未来私募行业是个庞大的市场,随着经济的发展,国民资产结构会由金字塔型慢慢转变为橄榄型,投资理财需求渐增,机构化程度提高,投资会越发趋于理性,价值投资会在这样的市场中凸显出其独有的优势。

“当前凤翔投资一直保持满仓的状态。”对于看好股市的原因,梁进分析道,“目前估值水位是历史均值的60%,也就是说,股市正在‘打六折’,处于极低位置。上一次出现这样的估值状况是在2005年,现在买入,安全性较高。市场冷清的时候,正是投资最好的时刻。”


文字来源:国际金融报 何思

一键咨询